2021年,对2万户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主要对象为困难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中的失能部分失能人员,1949年9月30日前入党的老党员(指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不含享受离退休待遇),实现现有失能困难老年人和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全覆盖。
——《浙江省2021年生活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
根据文件要求,丽水市2021年全市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目标为1000户,其中缙云县的目标为185户。领先全市,落实政策,启动改造 缙云县民政局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2021年生活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在认真准备两个月之后,于4月中旬启动生活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改造方福康通公司在中标2天后就安排专业评估小组赴缙云县,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带领下深入各乡镇开展工作。县民政局领导十分重视本次适老化改造项目,要求改造方福康通公司一定要先领会文件精神,再细致部署,牢牢把握改造原则与主旨,把老人的感受与想法放在第一位,在对老人生活造成最小影响的情况下完成对老人生活环境最大程度的改善,真正达到适老化改造项目的初衷。
家庭养老床位逐渐成为风潮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医疗保健;动动手指,家政服务送上门......从原来的无奈搬进养老院,到如今在家惬意享受养老服务,缙云老人们的养老方式正逐渐发生变化。
适老化改造为老人们配置了紧急呼叫器、小夜灯、折叠洗澡椅、折边轮椅等适老化产品,极大程度上解决了老人住、行方面的生活需求。
传统意义上的居家养老,供养老人往往会成为子女时间、金钱和精力上的一大负担。而如果子女不在身边,“空巢”老人更会面临诸多不便。而目前不少养老院又存在设施、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老年人入住意愿不高。所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更青睐于“家庭养老床位”的模式。
“家庭养老床位”可以将政府、社区和市场的力量集中在一起,有效解决传统养老方式解决不了的难题。市场提供服务,社区合理配置并指派专业人员上门,政府来买单,这样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养老生态。
养老为重,人才为先 按照《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民养〔2020〕44号)有关规定,丽水市职工中等卫生学校(丽水护士学校(筹))、丽水学院、丽水市唯康怡福家园等三家单位被拟认定为省内首批市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浙江省第一批三家都在丽水,而缙云县作为2021年丽水市内第一个开启适老化改造的县,也严格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将养老护理员的培训作为工作重点部署下去。
养老服务,来自细节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内容就被多次提及。比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从16人提高到25人”“加强失能失智失独困难老人照护”“新增2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等。报告上的一项项政策,正在落实到具体处,瞄准的正是一个个痛点,着手的正是一个个细节。比如我省已经开展的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政府买单为困难老人家庭铺设防滑地面、安装坐浴椅凳等,也正是从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着手。当这些痛点不痛的时候,生活品质自然就高了。
这种细致入微的关照,其实体现出一种对于老人的尊严的保护。每个人都会老去,但是在逐渐失能甚至失智的情况下,如何有尊严地老去,不仅考验着每个家庭,更考验着我们的养老服务体系。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尊严正是来自最大限度地给予老人安全、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从洗澡这样的生活细节着手,让老人拥有一个幸福安全的晚年。